BZT系列电源转换器,采用交-直-交的电路结构,使用SVPWM空调矢量算法调制控制技术,将普通的单相电转为工业用的三相电,二相电转三相电,三相电压之间的转换或频率之间的转换。
经BZT系列电源转换器转换后的电为标准纯正弦波,相位角为120° ,谐波失真率小于2%,完全满足国家电能质量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负载(如:电焊机、氩弧焊机、电动葫芦、卷闸门、包装机、巧克力涂层机、电机、车床、电梯、调试变频器、压缩机等负载)。
BZT系列电源转换器解决一些地区因为三相电限电给生产带来的不便或设备电压不匹配等,也解决了一些因场地限制无法申请到三相电的用户需求。
性能特点:
l 普通市电输入,二相电输入,三相电输入,省去没有三相电的地方,或设备电压不匹配等繁琐手续及各种人工成本以及各种隐性成本,输出的电为纯正弦波,适合所有类型交流负载。
l 双模式启动选择功能,通过液晶设置可以设置降压启动和变频启动两种方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逆变器的功率,再也不需要在带电机,感性负载时扩大逆变器的容量,给用户节省了费用。
l 电源同时具有滤除市电扰动、干扰的功能,是一个性能优异的稳频稳压电源,为后端设备提供一个更稳定、更纯净的供电环境
l 采用三菱公司第六代IPM智能模块,性能稳定,具有强大的保护功能,短路,过载,过温保护更加安全可靠,使用寿命可长达15年以上
l 输出纯正正弦波,它具有瞬态响应好、波形失真小、逆变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等特点
l 采用工频隔离变压器,逆变效率高,性能稳定
l 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抗震动性;无噪音; 无污染
l 采用SVPWM空间矢量算法,高转换效率、高瞬间功率及低无负载损耗转换效率可以到 94%以上,空载损耗小。
l 选配功能:直流输入(适合输入功率不足,用直流电做为补充)。
l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频率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
	 
技术参数
| 
					 型号  | 
				
					 BZT-20KW  | 
			|
| 
					 交流输入  | 
				
					 输入额定电压(VAC)  | 
				
					 三相380V  | 
			
| 
					 输入额定电流(A)  | 
				
					 53A  | 
			|
| 
					 交流输出  | 
				
					 输出额定功率 (KW)  | 
				
					 20KW  | 
			
| 
					 输出波形  | 
				
					 纯正弦波  | 
			|
| 
					 输出额定电压  | 
				
					 三相4线,240V±3%  | 
			|
| 
					 输出频率  | 
				
					 50Hz/60Hz±0.05Hz  | 
			|
| 
					 输出额定电流(A)  | 
				
					 48A(相电流)  | 
			|
| 
					 功率因数(PF)  | 
				
					 0.95  | 
			|
| 
					 结构  | 
				
					 过载能力  | 
				
					 150%, 10秒  | 
			
| 
					 逆变效率  | 
				
					 >92%  | 
			|
| 
					 峰值系数 (CF)  | 
				
					 3:1  | 
			|
| 
					 显示  | 
				
					 LCD  | 
			|
| 
					 绝缘强度(输入和输出)  | 
				
					 2500Vac, 1 分钟  | 
			|
| 
					 工作温湿度范围  | 
				
					 -15~+55℃  | 
			|
| 
					 相对湿度  | 
				
					 0~90%,不结露  | 
			|
| 
					 保护功能  | 
				
					 输入欠压、输出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热保护  | 
			|
| 
					 冷却方式  | 
				
					 风扇  | 
			|
| 
					 噪音  | 
				
					 <40db< p="">  | 
			|
| 
					 防护等级  | 
				
					 IP20(室内)  | 
			|
| 
					 海拔高度(m)  | 
				
					 ≤3000  | 
			|
| 
					 尺寸 (高*宽*深)  | 
				
					 550x550x860mm  | 
			|
| 
					 重量 (kg)  | 
				
					 250Kg  | 
			|
| 
					 CE 标准  | 
				
					 EN60950-1:2006+A11:2009, EN61000-6-4:2007+A1:2001, EN61000-6-2:2005, EN61000-3-12:2005, EN61000-3-11:2000  | 
			|


        
 
  
 

   